一、五年內綠色出行將達80%
通州區將建設現代高效的軌道交通,強化交通樞紐功能,推進高速鐵路、城際鐵路、區域快線和城市軌道的“四網融合”。到“十四五”末,初步形成“一環六橫四縱”的軌道交通格局——一環即M102線;六橫包括6號線、22號線(平谷線)、八通線、市郊鐵路副中心線、京唐城際、7號線;四縱包括17號線、M101線、城際鐵路聯絡線、市郊鐵路通密線。
道路建設方面,完成京哈高速拓寬改造,推進京秦高速西延等項目建設;加密內部路網,建設潞苑二街等東西向干道,完善怡樂西路等南北向干道,基本建成“十一橫九縱”的骨干路網體系。同時,完善老城區次支路系統,優化重點功能區道路建設等。到“十四五”末,通州城區道路路網密度達到5.1公里/平方公里。
綠色交通方面,加快場站和公交專用道建設,集中建設區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達到95%以上?;窘ǔ森h球影城北、東夏園、通馬路3個交通樞紐和東小營、文旅區2個公交中心站;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累計總里程約達到1500公里。到“十四五”末,通州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%。
二、2021年推進建設潞苑西路等道路
2021年,通州計劃持續推進潞苑四街、怡樂西一路等續建道路的建設;推進1條主干路(通惠北路北延)、4條次干路(潞苑西路、潞苑五街、西潞苑西一號路、怡樂北街)、6條支路(半壁店路、范莊公租房周邊配套道路、濱惠北街、取中莊路)的前期手續辦理,盡早實現項目落地建設。
其中,潞苑五街與潞苑西路項目位于五河交匯處,是城市副中心的標志性區域。建成后,近期可以有效緩解區域周邊交通堵塞,分流京榆舊線向西的交通壓力;遠期可以為二道閘改造及慢行系統建設提供便利。目前道路正在辦理前期手續,力爭2021年啟動實施。
在京津冀一體化方面,市交通委多次與河北省交通廳開展跨界道路對接工作,目前廠通路、姚家園路東延、石小路三條道路簽訂了兩省接線協議,正在全力推進廠通路各項手續。
三、北運河通州段6月全線通航
根據“十四五”規劃,本市將以北運河(城市副中心段)實現全段通航為契機,規劃研究全域通航網絡,實現副中心水上游。據介紹,北運河通州段全線通航圍繞“通、游、美”三個體系展開建設,武窯橋改建工程就是為了實現“通”這一目標。
武窯橋位于武興路輔線,全長605米,雙向四車道。武窯橋改建工程是實現大運河(通州段)全線通航的重點工程之一,是大運河歷史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,可實現京津冀水上交通一體化。建成后服務于兩岸地方車輛的交通轉換需求,同時也將成為大運河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按照計劃,北運河通州段將于2021年6月實現全線通航。目前40公里河道的通航規劃方案已經完成,包括設定一般水域航路最小寬度為100-110米,通航河道布設200多個通航標識,已建成的14座橋梁增設橋涵標志,引導船舶安全過橋等。目前各項工作都在有序推進中。
評述: “十四五”期間,通州將圍繞軌道建設、道路建設、綠色交通、靜態交通四方面構建便捷暢達的綜合交通體系。從通州區交通部門獲悉,到“十四五”末,通州將初步形成“一環六橫四縱”的軌道交通格局,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累計總里程約1500公里,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%。